对于初学者来说,在瑜伽大课上练习时很容易模仿老师或者别的同学体式的形态却忽略了内在的细节,因为练习者真正身心的连接跟感受是无法具象的很难被看到。
这样的练习只是停留在用眼睛看的阶段,看到隔离同学各种复杂反人类的体式自由切换,心里有个声音说,她怎么做到的?是不是自己腿的位置没摆放好?重新来一次再努努力一定也能做到……这时瑜伽老师也会跟初学者说,不要一直欣赏别人,要自己做。
给练习者一种错觉,觉得别人能做到自己也能做到,这样很容易让初学者身体就处于一个展现的状态。跟随老师的口令,追随隔壁同学身体的变化,心远远超过身体,总在想下一个体式自己能不能做到。忘记了身体是赶不上的心的变化的,身心的距离很远,只顾纠结做不到或者做得到,忘了聆听身体的声音,甚至忘了感受身体的疼痛。
等课后回到家里真正让心能安静下来的时候,才会觉知到身体的疼痛,自己曾经因为太想做到一个完美的反捆绑体式,挫伤了手指,因为太想做到一个身体对齐的头倒立,伤了肩颈区域。这些伤痛在提醒练习者,身体和心的距离太远了,要让他们相遇在一起产生连接,这样才能避免伤痛。
身体的感受没有网上一个高难度体式图片那么具象,所以练习者很难感受。随着练习深入,身心贴合在一起,要知道伸展了哪里的肌肉,开发了哪里的空间,而不是每天做不到倒立支撑就是练了个假瑜伽。练习者练瑜伽要自知,知道身体哪里僵硬,哪里的空间需要打开,这样的练习是觉知的练习。
坚持保持规律练习,体式不需要多难,简单的体式稳定练习才能感受到身体觉知,哪里疼痛把意识带到哪里。每天留给自己半小时或者1 小时的时间让身体安静下来,把瑜伽当成喝水吃饭这样日常的事去做,它就会跟生活赞美融合在一起。
每天练习前安静下来,聆听自己,今天的练习需要什么,让内在感受引领练习。或许需要安静的调息或许需要适度的延展身体的某个僵硬的部位,或许是练习拜日,这个跟身体建立连接的过程,就是带着觉知练习。瑜伽是科学,是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随着练习的深入,练习者会体会到瑜伽的其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