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瑜伽体式时,通常都是从体式的外在形态开始向内在学习,练习瑜伽,需要从内到外得练习,觉察感知从身体核心传递到身体外围的过程。不论走路、跳舞、游泳还是爬山,或者练习一个瑜伽体式,都需要有这个觉知。
对于多数初学者而言,学习的途径就是照葫芦画瓢,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结构是不一样的。目光所及完成体式的方法,或许可能并不适合练习者本身,所以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恢复练习者对身体运动的感觉,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方式。
比如来到战士二,需要建立屈膝腿和伸直腿的连接关系,当屈膝腿找到大腿和地面平行的位置,这是给小腿胫骨一个向回拉的力。这个力能很快传递到后腿,如果把屈膝的脚稍微向前移动一些,练习者会觉得体式更稳定。然后让屈膝的腿伸直,这时前脚的力需要跟前腿股骨中心的力连接起来。
当走路的时候,双脚不会像分开的铁轨一样,双脚之所以会偏向中线是因为臀部的顶端是在身体正面腹股沟的正上方,而不在身体侧面臀部的两端。所以走路的时候,脚会自然靠近中线,身体总是在寻找最佳位置。
身体正面腹股沟的正上方,这个位置,可以让脚的力量直接传递给臀部。这也是站立时需要找到的觉知,从脚到股骨头中心,再穿过骨盆,再到另一条腿的力量传递线。
吸气的时候,让头跟尾骨通过身体脊柱这条中线保持连接,呼吸的时候要深入体式。这个呼吸的觉知,不管练习什么体式都适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呼吸周期和呼吸节奏,找到自己的节奏体式的练习就会放松下来。真正的瑜伽练习并不在于你能走多远,重要的不是你能做多闹的体式,重要的是保持专注,在练习的不同阶段,待在你需要的地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