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开始练习瑜伽的时候,在瑜伽课堂上经常会听到瑜伽老师说各种从来没听过的解剖学词汇,这肌群那肌肉,当时由于自己对瑜伽不太了解,听到老师说这些名词,就会觉得哇~这老师太专业了!
通过多年的瑜伽体式练习和阅读瑜伽经典著作对瑜伽更深层次的学习,才慢慢醒悟到,一个想要更精进的瑜伽练习者是不能够用运动解剖学的理论去指导自己的瑜伽练习的。毕竟古代瑜伽士练习的时候是没有运动解剖学理论的,更没有全美多少小时的瑜伽等级证书。
练习的时候当你脑海里有了这解剖学名词,当你来到每一个体式时,脑海中开始对照解剖学上的各个肌肉名词,从上到下,从前到后开始检索自己的身体,关节有没在对的位置,肌肉有没有正确发力。
阻碍体式进步的并不是体式本身,而是练习者头脑里对于体式的定义。当练习者不停得对照图片或者自己学的解剖学知识在检索自己的身体时,其实是心念无法专注在当下的瑜伽练习里,是无法觉知当下身体内在的感受的。因为要不停得对身体分块检索不同肌肉,影响了瑜伽练习的整体性。就好像大多练习者恐惧倒立的点在于觉得倒立会让人受伤,活在恐惧里能量就会停滞。
一个练习者如果完全专注在自己的练习里,是深入自己身体的练习,而不会依赖任何外在的解剖学知识,练习者的知识是从不间断的自我练习中,跟身体联结的感受体验而来的。瑜伽的本质是控制心念的波动,假如在练习的时候,脑海里不停得确认解剖学的各种名词信息,当下练习者的意识是活跃的。
瑜伽练习是连结,不是瓦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试着感受大面积肌肉的延展,在前屈感受腿后侧肌肉的伸展,在后弯感受身体前侧肌肉的伸展。当来到体式时,大脑可以很快确认好这些信息,然后用呼吸在体式中进行细微调整就能感受到体式带给身体的稳定。
瑜伽是身体的磨练和心的历练,练习是心的显化,练习者是怎样的人,在练习中就会呈现怎样的状态,通过练习可以修正练习者的对人对事的看法。当果断放弃了太多的解剖学词汇,练习者才能更多向内感受身体的根基,感受每一个呼吸是否深入,身体的能量是否能顺畅得流动,然后让身心灵统一起来。
泰戈尔说得一句话: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绊倒在物体上,我们抓牢这些物体,相信它们便是我们所拥有的唯一的东西。光明来临时,我们放松了我们所占有的东西,发掘它们不过是与我们相关的万物之中的一部分而已。
随着练习的深入,练习者会慢慢发现身体的感受是瑜伽练习最好的老师,瑜伽练习真正的内核知识在于练习者此时此刻所感受觉知到的当下。#头条创作挑战赛#